方孝孺,浙江宁海人,父亲名叫方克勤icon,是洪武年间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,因“空印案icon”获罪被处死,这事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提过。史料记载,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,每天读书超一寸厚,有“小韩子”之称。
长大后,方孝孺拜大儒宋濂icon为师,常常以“明王道,致太平”为已任,在士林中影响极大。
不过奇怪的是,朱元璋icon虽然对方孝孺很欣赏,却一直没有重用他,若按照《明史icon》的说法,他是朱元璋故意留给朱允炆icon的人才。
朱允炆即位后,方孝孺先后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等职,与齐泰icon、黄子澄icon构成朱允炆的主要智囊团,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其手。
方孝孺被俘后,朱棣虽然不太理解姚广孝话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,在唐朝时期就曾以胖为美,这和现代社会追求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自是不同。
虽然现代和古代社会对于美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,但是对于丑陋的判断可是大同小异。
据史书记载,历来的皇帝大多有着“帝王之相”,多生得英俊潇洒、容貌甚伟,不过也不乏丑陋的皇帝。
在隋朝时期就曾有一个皇帝,生下来巨丑无比,连他的亲生母亲见了也感到害怕,之后这个皇帝被一个尼姑收养,并最终成就了帝王大业,他便是隋文帝杨坚。
奇葩长相被嫌弃
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,在位24年曾创下丰功伟绩。但他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,出生时的丑陋模样曾经使他的生母吓得直接将他扔在地上。
据史书记载,杨坚的父亲杨忠,曾经因为随北周文帝上战场,而后立下战功,北周文帝便将其封为随国公,还赐姓普六茹氏。
公元541年,杨忠的妻子吕夫人在般若寺生下儿子杨坚,杨坚出生时周身还有紫气萦绕。
吕夫人将孩子抱在手中一看,却发现这个孩子奇形怪状,面相极其丑陋。吕夫人直接被吓得魂飞魄散,立马将孩子扔在地上,之后便遗弃了这个孩子。
当时般若寺一位尼姑见了杨坚,立马表示这个孩子骨相清奇。连生母看了都害怕的面容,可是尼姑却不这样认为,反而说这个孩子不能在俗世中成长,因此尼姑便请求把他带到庙里,亲自抚养长大。
吕夫人听了当即同意下来,那杨坚究竟长得多丑才会导致生母都不待见呢?据相关史料记载,吕夫人生孩子的时候难产,而杨坚降生后,头上长了龙角,身体长有龙鳞。
不过这大抵是史书在记录时候的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。事实上,根据现代医学观点考证,杨坚当时极有可能是头上长了肿块,身上生了牛皮藓的缘故。而且当时的杨坚上身长脚长,下身很短,如此面容看起来确实是有些令人害怕。
尼姑领养后给这个孩子取单名一个坚字,但因为他父亲姓普六茹,因此又叫普六茹坚。之后在尼姑的悉心照料下,杨坚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十二年。
在寺庙之中生活,尼姑常常督促他修身养性,因此杨坚的性格也被磨练得很平静。他不仅在那里学读书认字、也学做人,小时候的杨坚就已经沉默寡言,最初进太学学习时,即使是关系亲近的人也不太敢招惹他。
建功立业终成帝
即便长得丑,但是杨坚的真实身份是不可磨灭的,他始终都是杨忠的后人。
从十四岁开始,一直到19岁,杨坚一路做官升职,已经被提拔到了大将军的职位。
在那之后,杨坚就被调到京城,也是那时才有三年的时间得以留在母亲身边,整日在旁服侍母亲,消息传出后,人们都认为杨坚是个大孝子。
当时北周文帝的侄子宇文护在治理朝中政要,他一直把杨坚视为眼中钉,肉中刺,曾经多次想杀害杨坚。但是杨坚命大,每次都被大将军侯伏等人救了下来。
公元568年,杨忠去世,杨坚子承父业,代替父亲做随国公。当时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封为皇太子妃,也就是后来的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妻子,杨坚也因此被更加敬重。
齐王曾经告诫周武帝,杨坚这个人长相不同寻常,恐怕他不会甘做臣子,日湖必会生出祸端,让无敌除之而后快。
但是周武帝却表示,杨坚是个人才,可作将领,后来又有人说同样的话,并且直言宇文赟没有帝王之相。武帝听后非常生气,他认为自古以来能带上帝王的人都有天命,并非常人所能左右。
杨坚在听说之后,做事就变得谨慎起来,时刻小心翼翼,一直韬光养晦。几年以后,杨坚又被封为柱国公。
公元578年,武帝驾崩,宣帝宇文赟即位,杨坚的大女儿也被封为皇后,而杨家作为皇后的父亲,紧接着又被封为柱国大将军、大司马。
公元580年,宣帝病危,宫中两人伪造皇帝诏书,命杨坚辅佐朝政。宣帝死后,周静帝即位,杨坚遂被封为左大丞相,当了丞相,杨坚便不再养精蓄锐,开始着手准备篡权谋逆。
由于宣帝时期,政法极其严苛,人心溃散。杨坚担任丞相之职以后,开始施仁政,将严苛的法令一一精简,还以身作则,厉行节俭,因此得到了民心所向。
在那之后,杨坚还曾经平叛北周宗室的几个亲王,清除了部分鲜卑族的反派,也拉拢了一部分鲜卑贵族。
既然民心所向,周静帝便不再占着皇位。公元581年,杨坚被封为隋王,也正是那一年,静帝宣布让贤,而杨坚为了表示礼貌,三次拒绝才接受皇位。
杨坚即位后,国号改成“隋”,即为“隋文帝”,并宣布大赦天下。
在位第二年,杨坚命人在长安城旁边修建了一座新城名为“大兴城”,此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举措。
他认为之前的货币制度太过混乱,于是要求全部禁用,命人重新制造标准的五铢钱,统一了货币。
之后还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,免除百姓进入市集的赋税等。
在杨坚平定战乱之后,仍时有陈朝和西梁进犯。公元587年,西梁后主被废,西梁至此亡灭。
除此之外,杨坚还开创了“开皇之治”,废除鲜卑化政策以及九品中正制,建立五省六部制。
由于隋朝初期经历战乱,百姓民不聊生,杨坚多次减免百姓赋税,为百姓减轻了负担,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,稳定了经济发展。
隋朝变得富裕起来,但这并不是因为向百姓大量征收赋税所致,而是当时在隋朝推行了均田制。这种制度的施行不仅可以减少田地纠纷,还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,可谓一举两得,在隋朝中期的时候取得了巨大的成效。
公元585年,杨家又开始实施户籍法,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作户籍调查,最后发现有一百多万的人都没有户籍,没有户籍的百姓就可以不交赋税等,因此这种做法也为当时的经济做了巨大贡献。
之后杨坚也命人修改了刑法条律,设立刑法,并且减去大部分刑罚,展示对民以宽。
杨坚在位期间,人口增长极其迅速,平均每年增长二十多万户人口,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个“千古一帝”的卓著功勋。
杨坚结束了最混乱的时期,统一了中国,同时也创造了当时最富裕的时代。他立下的三省六部制,一直延续了上千年。
一个人的相貌并不能决定他的整个人生,即便杨坚丑得连生母都抛弃,但他依然称为了拥有了“千古一帝”的美誉!思,但出于慎重考虑,刚开始并没有为难方孝孺。
当然了,这里面也有他的打算。朱棣觉得,既然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是很正,那么不如借助方孝孺的声望和影响力,写一道昭告天下的诏书,以申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。
想法确实挺好,只不过让朱棣失望的是,方孝孺比他预估的还要难搞定。
方孝孺见朱棣之前,已经被关进了监狱,精神状态不是很好。等到他出去见朱棣时,穿得也不好,因为他穿了一身孝服。
还没等侍卫反应过来,方孝孺已经跑进殿廷,伏地大哭不绝。
朱棣见他来者不善,尴尬地说:“先生不要这样了,我是学习周公icon辅助成王的。”
方孝孺问:“成王在哪里?‘
朱棣答道:“自焚死了。”
“成王的儿子呢?
“国家需要一个年长的君主。”
“那成王的弟弟呢?
“这是我的家事。”朱棣终于忍不住了,说完这话,让人拿出纸和笔给方孝孺,逼着他给自己写即位诏书。
方孝孺倔脾气上来了,坚决不写。
朱棣倔脾气也上来了,逼着他写。
方孝孺于是边哭边写,但只写了四个字。这四个字差点把朱棣气晕,因为内容是“燕贼篡位”。
朱棣终于愤怒地失去理智,说:“你不写,不怕我灭你九族吗?”
方孝孺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,慨然说:“灭我十族又如何?”结果,朱棣真的灭了他十族。
历史上,从来只有九族,但是朱棣为了满足方孝孺的“愿望”,就把他的朋友门生作为一族,凑成十族,全部杀掉,共计873人。
方孝孺则被处以凌迟,在死前,他看着受自己牵连,将要就戮的弟弟,泪流不止。他的弟弟倒是看得开的人,还写了一首诗宽慰他说:“阿兄何必泪潸潸,取义成仁在此间。华表icon柱头千载后,旅魂依旧回家山。”
虽然感觉有些凄凉,但有时仔细想想,也确实是这样。因为一旦你选择做“取义”这件事,就应该做好“成仁”的准备,无论结局多么超出你的想象。况且,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,要么照在他的墙头,要么照在你的坟头,并没有谁会真正在意的。
其他被灭族和施以酷刑的文武官员还有很多,如左佥都御史景清icon,对朱棣篡位的行为非常不满,但一直憋在心里。直到有一天,他怀刃入朝,试图刺杀朱棣。未果,朱棣为了报复,将景清剥皮灭族后,还顺藤摸瓜,诛杀他的左邻右舍,史称“瓜蔓抄icon”。
兵部尚书铁铉icon,曾在靖难之役icon中大败朱棣。朱棣进入南京后,他又拥兵淮南,企图兴复,后被逮捕。铁铉铁骨铮铮,面对朱棣的霸凌,抗言不屈,破口大骂。朱棣下令划开他的髌骨,割去他的耳鼻,以磔[zhe]刑寸割处死。其用刑之惨为历史所罕见。
不过有点奇怪的是,尽管朱棣在杀人这件事上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,可事实上,很少有人把他当成暴君。
对此,有学者解读道:都说祸不及妻儿。
英宗和景泰帝兄弟两人之间的一笔糊涂账,却连妻累儿,不忍与闻。
历史上对明英宗的评价,唯一的亮点就是废除后妃的殉葬制度。
但是,
大家都忽略了,他也是最后一个执行殉葬制度的明朝皇帝。
明英宗对弟弟景泰帝妻子们的处理,就带有一定的报复色彩。
他弟弟景泰帝朱祁钰的后妃,除了孝渊汪皇后,都被明英宗下令殉葬了。
那么,为什么孝渊皇后得以幸免呢?
先说这次历史事件的两位主角,永乐帝朱棣的两位曾孙,明英宗朱祁镇和明景帝朱祁钰
说起来令人感慨。朱棣是何等英武的一位皇帝。
史上唯一一位藩王起事能够成功的例子。
靖难之役,成功登基之后,又五次亲征瓦剌和鞑靼,把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军打得溃败。
把马哈木军打得大败亏输,纷纷内附。
但是,才过了二十五年,1449年,他的曾孙,明英宗朱祁镇就在土木堡大败于鞑靼部太师也先之手。
甚至被俘。
可以说是大明朝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。
此战也让大明朝功勋集团遭到重创,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功勋战将几乎一扫而空。
大明朝文官强于武官的态势最终形成,和明英宗这一次的战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而他的弟弟,他临走时匆匆下诏令其监国的郕王朱祁钰,在孙太后和于谦等重臣的一力坚持之下,登上了大明朝的舞台,登基为明代宗。
但是,请注意,孙太后是先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,后立朱祁钰为皇帝。用意很明显,皇帝还是属于朱祁镇这一支的,朱祁镇还是帝系里的大宗。
也就是说,明代宗朱祁钰百年之后,还是要把帝位归还给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这一支帝系。
本来朱祁钰是不情不愿硬被大家伙赶鸭子上架当的这个皇帝。
但是,当上之后,那还真是“臀部决定脑袋”。
先是推三阻四各种拖延不让大臣们接明英宗回来。
拖了快一年,实在拖不下去了,明代宗就满脸不高兴地出言试探:我本来不愿意当这个皇帝,你们非得让我当,这可都是你们的意思啊!
话说得挺委婉,其实就是试探大臣们接回太上皇哥哥之后,是不是就不让他这个代宗继续当代理皇帝了。
于谦于少保多聪明啊,斩钉截铁地安他的心:大位已定,不改了!
于是在北方大草原上吹了一年风的太上皇明英宗,终于结束了“兜风”的日子,回到了自己的家。
虽然弟弟景泰帝把欢迎他的规格一降再降,好歹也还是让他坐了只有皇帝才能坐的“法驾”,然后两兄弟执手相看泪眼,然后,24岁的明英宗就住进了南宫,开始,养老。
关起哥哥,欺负侄子,惹恼了老婆。
历史上当太上皇的,数一数,论一论,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和乾隆皇帝陛下是真的又有权又享清福。
很遗憾,明英宗不属于此列。
他弟弟景泰帝把南宫门上的锁都灌了铅了!还好,这算比较宽松的“圈禁”。
还没过分到关小黑屋那样的“屋圈”。
仅仅这样景泰帝就满足了吗?那怎么可能!
自己辛辛苦苦当皇帝,怎么甘心百年之后给侄子朱见深?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只比朱见深小一岁而已!
那得多么小的可能性才会轮到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啊!
景泰三年,景泰帝朱祁钰先生开始给朝中的重臣们,送礼。
很熟悉的感觉吧,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口子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,也是巴巴地跑到长孙无忌家又是送礼,又是出言试探的。
景泰帝在这种事上还真是不让先贤。
朝臣们含含糊糊的,旁边却惹恼了景泰帝的正宫妻子,汪皇后。
原因只有一个,朱见济不是她生的!是杭贵妃的儿子!
母凭子贵,很可能杭贵妃就变杭皇后!
再说了,汪皇后还年轻,又不是不能生了。万一生个皇子,那就是嫡长子,那就是妥妥的太子!
所以,汪皇后下死力反对废掉朱见深,其实也不是心存仁厚,只不过是反对现在废掉朱见深而已。
可惜,景泰帝不想等了,他很干脆地废掉了汪皇后。
竟然没有遭到宦官和朝臣们大规模的反对。
这下景泰帝心里更有底了,于是,景泰三年,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,降为沂王。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。而朱见济的生母杭贵妃,则母凭子贵,被册封为皇后。
世事难料,朱见济当了不到一年的太子,于景泰四年薨逝。这下对景泰帝朱祁钰的打击太大了。
费尽心思,顶着有可能背负的千古骂名,把儿子扶上了太子之位,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。
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又在朱祁钰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:
说朱见济的死是天意,因为帝系的正统,本来就应该在朱祁镇那边,您还是把上皇的儿子朱见深就当做您的儿子吧!两好和一好,大家都好!
钟同被下狱活活打死。
夺门之变,英宗复位,哥哥又把弟弟关起来了。
景泰四年朱见济死,景泰帝才26岁,没人担心储君的问题。
但是,到了景泰八年,景泰帝突然患重病,朝野开始了动荡。
立储甚至复立朱见深的意见又开始冒头。
但是,有人走得更远,想得更深。
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小小年纪的朱见深身上,为什么不去拜南宫里的那位太上皇呢?
太上皇明英宗也就比景泰帝大一岁而已。
新贵代表,也是深知景泰帝真实病情的武清侯,太子太师石亨。
旧勋贵代表,在土木之变中阵亡的英国公丈夫的弟弟,张軏(yuè)。
英宗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太常寺正卿徐彬。
当然,还有土木堡之变曾建议南迁的投机分子徐有贞。
还有大太监王振的余党,太监曹吉祥。
这几位,共同策划了夺门之变,
明英宗复位,把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到了西苑。
有意思的是,英宗是正月十七复位,正月二十一改元天顺。
二月初一才想起废景泰帝为郕王。
也就是说,有那么十来天的时间,大明朝存在着两位皇帝。
从明英宗到拥立其复位的群臣,到默认他复位的群臣,谁都没想起这件事。
可见夺门之变是如何的仓促和荒唐。
明英宗对景泰帝后妃的处理。
母以子贵,被封为皇后的杭氏幸运地死在了景泰七年。
但是,明英宗没有放过她。
命人将她的陵寝毁掉。
景泰帝于二月死了,明英宗也没有放过自己的弟弟,给他的谥号,是“戾”!是恶谥。
明太祖朱元璋,明成祖朱棣,明宣宗,明仁宗死后,都有后妃殉葬。
景泰帝虽然被废为郕王,但是藩王死后,后妃有殉葬的规定。
所以,虽然汪皇后被废,但是也在殉葬之列。
幸亏吏部尚书,后来明英宗的托孤重臣,李贤求情。
说汪皇后毕竟反对过废立太子,而且早已被废幽居冷宫多年,而且她膝下两位公主尚且年幼,需要抚养照看。
于是汪皇后得免,搬出了皇宫,移居郕王府,而且高寿,一直活到了正德元年(1506年),享年八十岁。得以与景泰帝合葬。
明史上承认的景泰帝的皇后,也只有她一个人。杭皇后则被打入另册,再也没有人提起。
而备受景泰帝宠爱的唐贵妃等人,悉数殉葬景泰帝。
总结来看,明英宗既然给了弟弟一个“戾”字的恶谥,那么对他的后妃的处理就是全然不带亲情的冷冰冰的处理方式。
从毁掉杭皇后的陵寝,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。
因为他废除殉葬制度的原因,是周王朱有炖希望自己的丧事从简,不要这么多后妃殉葬。
他也同意并下诏了。但是这圣旨到得晚了,朱有炖的所有后妃都被殉葬了。
而那一年,是1439年,也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前十年。
如果他是因为这件事受到触动,而废止殉葬制度。
那么天顺元年也就是景泰帝死时的1457年,他是有机会不让弟弟的后妃们殉葬的。
但是,他选择的是另一种处理方式。
可见,明英宗对弟弟后妃的处理,是没有附带任何亲情的。
这也是封建帝王家庭的悲哀。
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朱元璋毕竟出身草野,头一次当皇帝,政治手腕有诸多不够老到之处,许多招法用得过辣过猛,杀人过多,成为政治败笔。而作为朱氏家族的第二代皇帝,朱棣继承了老皇帝的政治智慧,文化水平更高,性格更阴鸷,手法更老到更圆熟。
比老皇帝更高明的第一点就是适可而止,对残暴用之有度。目的达到了之后,他就适时收手,着手修补自己的形象。
因而,建文icon四年(1402)六月十七日,当朱棣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后,做的最主要的一些事就是,继续执行洪武icon时期重视社会生产的政策,大兴水利,轻徭薄赋,多次迁徙有钱的和没地的百姓到北京垦荒屯田,等等。与此同时,他还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,使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。比如削藩、迁都、设立内阁和重用宦官。wWω.㈤八一㈥0.net
此外,他还完善了文官制度,减轻了由于废除宰相给皇帝还政带来的极大压力。同时,这也是为内阁制度的建立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就这样,短短几年后,明王朝已经重新恢复了生机,社会秩序开始进入稳定阶段。
朱棣本人亲自倡导编纂永乐大典,而它已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。外交上,他派郑和icon七下西洋,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icon的先河,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。
就这样,在朱棣的统治下,大明王朝进入了巅峰时期。他在继承父亲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,永乐盛世icon四个字就是最高的褒奖 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星星阅读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这是哪?
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一个单人宿舍?
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
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时宇:???
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“咳。”
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冰原市。
宠兽饲养基地。
实习宠兽饲养员。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古云谷雨的家有美妻好种田
御兽师?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