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分的话,却是六个。
首先,宦官这边可以细分成三个“子集团”。
宦官是皇室的家奴,他们没有独立性,必须依附於皇权,现今灵帝刚刚驾崩,新帝年少,不能亲政,“皇权”在何太后的手上,因此,“何太后集团”是宦官内部的第一个“子集团”。
何太后之外,还有董太后。
董太后是先帝的生母,其从子董重现为骠骑将军,位仅次於大将军,亦是宫中、朝中的一大势力,因而,也有不少宦官依附於董太后,——比如之前试图立“董侯”刘协为天子的蹇硕,事实上就是董太后的盟友,所以说,“董太后集团”是宦官内部的第二个“子集团”。
何太后、董太后之外,因为先帝驾崩了,新帝又年少,何、董两个女流对宦官的掌控力显然是不够强大的,而反过来看宦官们,经过了桓帝、先帝两朝数十年的发展,他们的势力已然是极其庞大,一边是掌控力不足,出现了一定的“权力真空”,一边是势力庞大,令人生畏,那么此时的宦官们和先帝在朝时就有一点不一样:现在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。
因此说,宦官本体也可算是一个“子集团”。
他们以张让、赵忠等常侍们为首,何太后、董太后如对他们有利,他们就依附此二人中之一人,如不利,就不依附,甚至出卖、敌对,——蹇硕欲立董侯刘协为天子,在这件事中,蹇硕固然是挑头的,可若无张让、赵忠等常侍们的默许、以至支持,蹇硕又怎敢行此等“拥立天子”的大事?只是蹇硕很快就落败了,所以张让、赵忠等反手就把他给卖给了何进。
总而言之,宦官集团内部又可细分成三个子集团,一个是何太后集团,一个是董太后集团,一个是一边受着何、董拉拢,一边为了本身的利益而游离、投机於两者之间的宦官本体集团。
其次,就士人这边来说,也可细分成三个“子集团”。
实力最强的当然是以袁隗、袁绍等为首的士人本体。
次之则是以何进为首的外戚。
再次则是依附於士人或外戚的“武人集团”。
袁绍、何进不必多说,至於“武人集团”,则主要是何进召来的盟友。
袁绍、何进的盟友关系是基於现阶段的情况而结成的,宦官是士人的生死之敌,有宦官则无士人,有士人则无宦官,对何进而言之,在现阶段,宦官也是他的大敌,先帝崩前,他以大将军之尊尚得听命於蹇硕,先帝崩后,蹇硕又试图杀他、立董侯刘协为天子,蹇硕不死、不打击宦官势力,他不得安,所以说,基於各自目前的主要利益,袁绍、何进结成了盟友的关系。
可他两人的这个盟友关系,换言之,也即外戚与士人的这个盟友关系,是不牢靠的。
何进出身不高,门第低微,非为士人,只是因为他妹妹当上了皇后、又当上了皇太后,所以他才得以贵重,设想,如果没有了宦官这个共同的敌人,袁绍等士人怎可能会再甘心屈居何进之下?到那时,士人与外戚间又必然会围绕权力而产生矛盾、以至决裂死斗。这是何进的弟弟何苗、何进的母亲舞阳君不支持何进诛宦的重要缘故,何进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,因此,在与袁绍、与士人结盟之同时,何进又积极拉拢非士人出身的“武人”。
他拉拢来的这个“武人集团”,目前以故并州刺史、现武猛都尉丁原为首。
丁原字建阳,寒门出身,为人粗略,有武勇,善骑射,目前屯兵京畿。
可以说,丁原是何进用来对抗士人集团的一个较大的筹码,——虽然说何进在除掉蹇硕后,目前已经名义上掌控住了京都大部分的驻军,可这些驻军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实际掌控权却不在他的手里,比如西园诸军,曹操、淳於琼等要么是袁绍小集团的人,要么是士人,比如北军五营,北军中候何顒亦是袁绍小集团的人、是士人,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,无法把京都驻军全部掌控入手中,何进只能寻找外援,丁原就是他找到的外援,是一个极佳的外部支力。
除了丁原,何进与现屯兵河东的董卓亦有联系。
董卓亦非士人,是个武人。
去年董卓以“前将军”之职从皇甫嵩讨边章、韩遂,解了陈仓之围,朝廷用人素来讲究平衡之道,董卓统兵日久,为免他日后生患,故此朝廷随后便征他入朝,欲拜他为少府,少府乃是九卿之一,秩中二千石、银印青绶,朝廷之所任不可谓不厚,可董卓却以“部曲中的湟中义从、秦胡兵不肯让臣入朝”为由,拒绝入朝,——湟中义从指的自是湟中地区归附汉室的羌人,秦胡兵指的则是故秦之地的胡人和胡化的汉人,董卓的部曲多是凉州人,羌胡众多。
今年春,先帝病重,又召董卓,拜他为并州牧,令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。董卓打了大半辈子的仗,近年来北地的屡次叛乱他又大多参与,早看出了这汉家的天下怕是要大乱不已了,自然不肯交出兵权,因又以“部曲将士眷恋我的恩德,愿为我效死”之名,要求带着部队去并州上任。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建议皇甫嵩说:“天下兵权,在大人与董卓两人耳。陈仓之战时,董卓两次献策都没有被大人接纳,而事实证明,大人是正确的,董卓是错的,董卓因此已忌恨大人,与大人结下了了怨隙,大人与董卓势不两存。而今董卓违诏,不肯交出部曲,这是逆命,他猜度京都政乱,所以敢拖延时间,按兵不动,这是怀奸,此皆为不能赦免的大罪。大人今为元帅,杖国威以讨之,上显忠义,下除凶害,无不济也。”奈何早在讨冀州黄巾时,皇甫嵩就一门心思要当个忠臣,回答说道:“尽管董卓违诏,但不得朝廷批准,‘专诛’亦有责也,不如上奏这件事,由朝廷来裁决”。於是上书朝中。先帝下诏责备董卓,董卓明知先帝病重将死、洛阳局势将乱,却又怎会把先帝的责让当回事儿?遂驻兵河东以观时变。
董卓三次违诏,就是不肯交出兵权,也不肯入朝或去并州为官,挟部曲以怀二志,统重兵而徘徊於京畿,狼顾远眺洛阳政局,他的“野心”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,何进又岂会看不出?可时势比人强,为了抗衡越来越强大的士人集团,他也只能借丁原、董卓之兵以壮自家声势。
总而言之,宦官集团内部勾心斗角,“背叛”与“出卖”视为寻常,士人集团内部亦是“合作中存在着斗争”,明面的盟友关系下边实则暗潮汹涌,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。
宦官集团这边,虽然说随着蹇硕落败身死,随着张让、赵忠等人改变立场,从默许、支持蹇硕拥立董侯刘协为天子到承认现状,试图与何太后、何进合作,“董太后”这个宦官内部的“子集团”实际上已经势微,不值一提了,可董太后毕竟是先帝的生母,其从子董重又是骠骑将军,对何进、士人来说,仍旧是一个潜藏的威胁。
故此说,荀贞在看到蹇硕身死,而何进、袁绍等人基本完成了对洛阳驻军的控制之后,他断言说道:董太后危矣!
荀贞说的这个“董太后危矣”,并不是说董太后的生命“危矣”,而是说董太后的权势“危矣”,——说到底,董太后是先帝的生母,先帝刚死,何进、士人就算再胆大包天,定然也是不敢杀董太后的,可不敢杀董太后,却不代表不会把董太后“打入冷宫”。
荀贞推测,何进、士人下一步可能会对董重下手,从而把董太后在朝中的“羽翼”剪除,以此来彻底瓦解董太后在宫中、朝中的权势与影响力,让她从此之后靠边站。
事实也正如他的推测。
荀攸的第一道消息是五月初二送到长沙的,第二道消息是五月初五送到的,第三道消息是五月初八送到的,第四道消息是五月初十送到的,五月十四日,第五道消息送至。
这第五道消息的标题仍很简单,比第四道还简单,只有六个字:骠骑将军董重自杀。
标题之下,荀攸讲述了一下董重自杀的起因和经过。
董太后与何太后在宫中争权,董重与何进在朝中争权,一些宦官因何进与士人走得太近之故,担忧何进会对宦官下手,故而虽然蹇硕落败身死,却依旧“团结”在董太后、董重的左右,互为党援,与何太后、何进、士人争斗。
董太后每欲干预政事,何太后辄相禁塞。董太后忿恚,私下里骂何太后:“汝今嚣张,依汝兄何进之势耶?我敕令骠骑断何进头,易如反手!”
何、董两大外戚本就争斗不休,董太后又在这个时候说出了这种话,无异於导火线。
何太后听说后,把董太后的话告诉了何进。何进与袁隗等士人的公卿现是盟友的关系,当即与三公和他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共同上奏:“董太后使故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勾结,搜刮财物,悉入西省。故事:藩后不得留京师。请迁宫本国。”
“西省”,董太后所居之宫名曰“永乐宫”,“西省”是永乐宫诸多的机构之一。“悉入西省”也就是把搜刮来的财物悉数存在了永乐宫。“藩后”,董太后本是解读亭侯夫人,她的儿子虽是天子,她的丈夫却非天子,所以何进以“汉家故事”为由,请求把她迁回河间。
何太后批准了这道奏折。
奏折批准后没两天,五月辛巳,也即五月初六,何进举兵围骠骑将军府,收捕了董重,免去他的官职,董重因之自杀,其部兵卒千余被何进吞并。五⑧16○.net
先是蹇硕身死、继而董重自杀,董太后这个小集团接连损失了两大干将,从此一蹶不振,成为了在此次政斗中第一个被赶杀出局的,宦官集团内部的三个“子集团”也由此变成了两个。
宦官集团内部剩下的两个小集团,一个是何太后,一个是张让、赵忠。
何太后是何进的妹妹、是新帝的生母,何进不会动、士人动不了,那么对士人来说,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张让、赵忠等常侍们了,——如果能把张让、赵忠等给除掉,何太后在宫中没有了爪牙、羽翼,实际上也就等同被废掉了。
讲完了董重自杀的经过,荀攸在下边果然便就提到:“大将军之亲客张津者,素与司隶善,司隶因屡由张津进言,劝大将军悉诛诸宦官。蹇硕、董重既死,司隶复进言大将军。然以吾观之,大将军似颇迟疑,车骑与舞阳君又多阻之,诛宦之事,恐难速行!”
“亲客”就是亲信的门客,司隶指的当然是司隶校尉袁绍,车骑便是车骑将军何苗,舞阳君只能是何进的母亲。
何进怎会不迟疑?对现在的何进来说,拥立董侯刘协为天子的主要策划者、实行者蹇硕和董重既然已经先后死掉,那么威胁他“大将军”地位的外患就减轻了很多,不但减轻了很多,甚至从某个方面来说,目前的这种情况对他是最有利的。
士人的势力因为此次政斗而提升上去了,宫内虽然死了一些重量级的宦官,可张让、赵忠等常侍们的势力依然不小,士人和宦官为了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争取何进的支持,那么作为士人与宦官共同的争取对象,何进大可以左右逢源、两边平衡,这显然对他是最有利的。
如果听从了袁绍的话,把张让、赵忠等宦官也除掉?对士人来说,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了,他们从此不再有政治上的敌人,可对何进来说呢?何进不是士人,即使能够得到丁原、董卓这些武人的支持,凭他自己,能够与庞大的士人阶层对抗么?他能够压制得住袁隗等士人的公卿、重臣么?他压制不住。如此一来,岂不是把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给了袁隗、袁绍等人?
他怎能不迟疑!
这份迟疑,连带着让荀贞也受到了“损害”。
荀攸在这道消息的末尾写道:“司隶私与吾言:‘君侯清名高重,欲暂以执金吾相屈,如不可得,乃为羽林’,因数进言大将军,请赦君侯罪,征拜君侯入朝。大将军意似踌躇。”
执金吾虽非九卿,而秩同九卿,亦是中二千石,袁绍欲为荀贞谋取此职,却绝非“相屈”。实话说,要非荀贞有过此前的“诛捕邺赵”之举,以他的资历,远未够格去当这个执金吾。
“羽林”指的是羽林中郎将,羽林中郎将与虎贲中郎将的俸秩相同,俱为比二千石,两者的掌责也相同,俱掌宿卫侍从,所属的机构也相同,都是光禄勋的属吏。
执金吾与羽林中郎将这两个职位看似风牛马不相及,一个中二千石,一个比二千石,却有一个共同点,即是:皆握有兵权。执金吾下辖有缇骑二百,羽林中郎将下辖有羽林郎数百。
袁绍的意图很明确。
现如今他是司隶校尉,掌住了京畿的雄权,他从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、曹操和淳於琼等为西园校尉、何顒是北军中候、与他一党的伍琼现为城门校尉,分别握住了虎贲、西园、北军五营和城门驻军这几支京都的戍卫力量,如能再把“名望高远、知兵善战”的荀贞征拜入朝,为执金吾也好,为羽林中郎将也罢,势必都能使他再多掌握一支京都戍卫军的力量。
至於执金吾、羽林中郎将的下辖兵力不多,这个不重要。
荀贞有义从,他一旦入京,势必不会孤身,即使不能带太多义从从行,带个三百、五百,加上执金吾、羽林中郎将的下属吏卒,也是一支不小的兵力。
而且最妙的是,荀贞有“诛捕邺赵”的事迹,一来如今名望够高够大,可以为袁绍举旗呐喊、扩聚声势,二来也可借此来逼何进下诛宦的决心。
却奈何袁绍所算虽精,何进却亦不傻,不管袁绍怎么说现今荀贞“名高望重”,就是不肯松口允可袁绍之请。
看完了荀攸送来的这第五道消息,荀贞将之出示给程嘉、孙坚。
程嘉、孙坚传看消息的空儿,荀贞心中想道:“初闻灵帝驾崩、洛阳政乱之时,我虽不欲马上进京,却亦有‘坐待时变、以定是否上洛’之意,而今看来,这洛阳却是不能去了。”
荀贞虽然不知“历史的细节”,可结合他所知的“历史进程”,却也看出何进死在临头了。
如上所述,蹇硕、董重一死,士人下一个想除掉的目标就是张让、赵忠等宦官。
在这个时候,何进犹豫了,从他个人本身来看,他的这个犹豫是对的,因为不除张让、赵忠对他有利,可从整个形势的发展来看,他的这个犹豫却是错的。
袁绍蛰伏多年,终等到诛宦的良机,现而今,上有袁隗为太傅、参录尚书事,中有他为司隶校尉、雄视京畿,下有袁术等各居京都要害、握掌兵权,在这个时候,何进就算犹豫、赵忠等宦官就算想向何进妥协,袁绍能答应么?他绝对不答应,何进不干,他自己也会干!
以当前洛都之局势而言,对何进来说,诛宦这件事已经可谓是“箭在弦上、不得不发”了。
可何进在这个时候却迟疑不决。
迟疑不决的结果就是:他不但不能在士人与宦官这两大集团中左右逢源,反而会成为这两大集团生死相争的牺牲品。
也就是说,他要么败在士人之手,要么败在宦官之手。
以荀贞之所知,何进最后是被宦官们给杀掉了。
何进是何时死的?荀贞不知道。可从洛阳眼下的局势发展情况上,他却完全可以推出结论:何进离他死在宦官之手的这个结局已然是为时不远了。
那么,在这个时刻,荀贞干嘛还要去洛阳?
他还不如立刻返回颍阴,等待何进、袁绍檄书召“四方猛将及诸豪杰,使并引兵向京城”。
荀贞心道:“何进虽亲士人而实忌惮,纵便我飞书与他,他也肯定不会听我之言,何进之死已不可挽回。尽管阻止不了何进死,但是……,但是不知能否改掉董卓横行洛阳的结局?”
荀贞穿越到这个时代很久了,之前他人微言轻、无权无势,不敢有“改变时代”的奢想,那太不现实了,可他现在算是有了名,也有了点势,虽然不多、但已经具备一点改变时局的能力了,他的想法当然也就会随之改变,想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以稍微改变一下历史本来的进程,比如“士人与宦官两大集团恶斗、却便宜了董卓”这个结局,他就想改掉。
对后来的三国争雄之世,荀贞是颇为神往的,可三国乱世,书上看到的是群雄逐鹿、谋士斗智、将星璀璨,现实中却是百姓深受战乱之苦,十室九空,“千里无鸡鸣、白骨露於野”,如能在这一切发生之前,把时局扭转,以使百姓不再受那战乱之苦害,又为何不为呢?
如能做到,他绝不惜力。
可能不能做到?
他做不到,因为汉室腐朽已久,大厦将倾,谁也支撑不住,谁也改变不了。
改变不了天下将分崩离析、陷入战乱的局面,那么,退而求其次,能不能把董卓独握朝权这件事给改掉?
老实说,他也没有把握。
要想改变董卓独握朝权、横行洛阳的结局,最好的办法是当然是不让他进京,可这一点,荀贞改变不了。何进正是因为担忧士人一支独大,所以才召延武人为爪牙、外援,进而召董卓入京的,试问,做为士人一员的荀贞又如何能劝阻得了何进召董卓入京?
他劝阻不了。
改变不了这件事,又该怎么改变董卓握洛阳大权的结果?
荀贞思来想去,只有和董卓比进京的速度。
如能赶在董卓进京前,带兵抢先入京,与袁绍、曹操等合兵一处,那么就算董卓来了,料来亦无忧也,——董卓只是个武人,在天下没有什么德望、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,虽说他后来有独握洛阳权柄的一刻,但那只是机缘凑巧,士人与宦官两大集团两败俱伤,让他捡了个便宜,他刚好又“野心勃勃”,这才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洛阳大乱,正常情况下,他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,即便眼下颇欲借重董卓的何进,所看重的也只是董卓的兵马,而非是董卓本人。
如果能把“董卓独握朝权、横行洛阳”这件事给改变掉,那么即使仍然改变不了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,却至少可以使洛阳的百姓少受一点苦害、使洛阳避免被火烧一空的结局了。
既已看出何进命悬旦夕,想来不日何进、袁绍就会召四方豪杰带兵入京,为了能赶在董卓前入京,荀贞需得及早准备,长沙临湘是不能继续待下去了。
他等孙坚、程嘉看完这道消息,对孙坚说道:“文台,我欲返乡。” 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星星阅读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这是哪?
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一个单人宿舍?
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
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时宇:???
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“咳。”
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冰原市。
宠兽饲养基地。
实习宠兽饲养员。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赵子曰的三国之最风流
御兽师?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